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3年大关县“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什么时候报名?(条件+内容)

来源: 最后更新:23-12-25 05:31:29

导读:本次活动需要户籍地或生源地在大关县的年满18周岁的在校大学生,就读学校不限于省内高校,服从安排,能够保证在实践时间内按时到岗。

  2023年大关县“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报名条件

  1.户籍地或生源地在大关县的年满18周岁的在校大学生,就读学校不限于省内高校,服从安排,能够保证在实践时间内按时到岗。

  2. 符合实践单位招募条件,政治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吃苦耐劳,服从管理;

  3. 可以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软件;

  4. 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中共党员、预备党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青年志愿者优先列入选拔对象;

  5. 本人自愿参加实践活动,并征得家长同意。

  二、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即日起—2024年1月6日截止

  实践时间:2024年1月—2月(寒假),具体实践期限以到岗日期为准,原则上不少于25个工作日。

  三、实践内容

  紧紧围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的阐释,通过学生家乡为纽带,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作为社会实践行动指南和生动教材,引导大学生通过返乡实践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紧跟党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

  1. 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

  2. 企业实践。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参加实践。

  3. 乡村振兴。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4. 公益服务。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四点半课堂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5. 社区服务。动员学生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青春行动,在每个社区青春行动的实施社区安排不少于10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6. 兼职锻炼。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

  7. 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8. 网络“云实践”。动员学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常态化开展“云组队”、“云调研”、“云实践”等活动,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四、注意事项

  1、团县委负责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选拔录用,于1月6日前确定人选,并电话告知本人。

  2、岗位分配本着就近就便原则,一般安排在家庭住址所在乡镇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

  3、报名要求:一人仅限报一个岗位,报名人员是暑假常住大关学生(部分单位不提供食宿)。

  4、社会实践本着自愿参与原则,学生要做好自身安全保障工作。

  5、每个学生社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5天。

  6、实践结束后,每名学生需填写《云南省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鉴定表》(一式三份,团县委、用人单位、本人各持一份),用人单位、团县委根据日常表现出具鉴定意见。

  7、实践期间,实践学生要自觉接受团县委及实践单位的双重管理,因特殊情况需提前终止实践的,请提前3日向团县委报备。

  8、请报名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扫码加入“2023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微信群。

标签: 乡村  学生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县委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zuomama.com/baike/techan/2415982.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做妈妈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35435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f#zuomama.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