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仫佬族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仫佬族食俗

来源: 最后更新:23-05-15 10:10:11

导读:

1、仫佬族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2、广西七夕风俗习惯
3、土族风俗:土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4、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有哪

文章目录:

1、仫佬族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2、广西七夕风俗习惯

3、土族风俗:土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4、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风俗活动是什么

5、浅谈藏族的风俗习惯

6、猜你喜欢:

1、仫佬族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本民族人民有着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仫佬族的风俗习惯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节日习俗、婚俗、食俗上,是仫佬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那么,你知道仫佬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吗?一起来看看吧。

酸食酸品

侗族有“侗不离酸”,仫佬族的饮食也离不开酸。在仫佬山乡,无论是哪一家,酸食是少不了的。诸如酸柠檬、酸木瓜、酸萝卜、酸豆角等。

包桐叶粽

每年的八月秋社和中秋节,仫佬族家家包桐叶粽。此粽扁长,形似狗舌

2、广西七夕风俗习惯

壮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广西是壮族的自治区。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发展和融合中,广西地区也逐渐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你知道广西人是怎么过七夕节的吗?下面我们一起去老黄历那里看看吧!

乞巧

广西的玉林、梧州、贵港一带保留有“乞巧”的习俗,女性朋友会在七夕晚上聚在一起通过做各种手工活来比手巧。女红的功底是古代评判女性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依据。民间女子通常会在七夕当晚拜七姐祈愿自己心灵手巧。

七夕储水

在广西百色、靖西等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因此在当天,民众会选择泡水祈福。还有的人除了游泳外,还拿个空瓶来河边取水,带回家保存,以求皮肤健康。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烧香仪式

七月七日晚上各地和壮族妇女多举行一些烧香仪式。有的地方姑娘聚集在一起烧香结拜姐妹;一起仰望银河,为自己祈祷将来找到如意郎君;还互相展示各人精心制作的鞋等物品,有的地方则举行各种与神相会的巫术活动。这些巫术,有的地方称为游仙抒或者逛天街。西林一带由一位巫师施术,将想与神或已故亲人会面者的上衣放在一个竹笼上(或鸡笼或猪笼),然后,阳间的人可以在仙抒上见到已故亲人的音容笑貌,还可以说一些外人不知的话。在仙抒中,巫师起着翻译的作用,把双方要说的话,转达双方。

3、土族风俗:土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百分之九十的土族分布在青海省,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是青海人文景观的一大特色。土族的风俗习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服饰、礼节、饮食、民居、节日、婚俗等,从中反映出的土族文化异彩纷呈。

土族在全国有192573人,他们居住在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和甘南地区、西宁市及其它州县也有少量

4、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风俗活动是什么

不同民族,他们有着自己民族的独有特色,并且也有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节日,那么在仫佬族中有哪些传统节日呢?这些传统节日又有哪些风俗活动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一起来看看吧!

仫佬族的传统节日

二月春社

二月春社日,家家户户舂糍粑,杀鸡祭祖,接新媳妇回家。全村进行春祭,各家各户凑钱买猪,抬到社王庙宰杀,每户派一位代表参加,敬祭社王时,将猪肉分成若干份,用竹子串联起来,一串一串地挂在竹竿上,分放在社王庙的两旁。

祭完社王,各人将一串猪肉带回家,如果这一年春社在春分之前,民间认为年成好,有剩有余,代表们先饱吃一顿,剩下的串肉再分给各人带回去。

如果春社在春分之后则年成不好,大家要省吃俭用,先分再吃,把猪肉全部分到各家各户去吃,煮黄花(一种灌木花)、煮黄色糯米饭供神,全家食用,民间认为,可减少小白蚂蚁之害。

牛王诞

牛勤劳能干,为人们犁田耕地,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所需的仅仅是草和水,可奉献的却很多。所以不少民族都崇拜牛、爱护牛,把它当成人类的好朋友,仫佬族也不例外。农历四月初八即被定为牛的生日,称“牛诞节”。

这一天,无论农活多么忙,都要给牛放假休息。家家户户把牛洗得干干净净,将牛栏清扫一新,还在大门插枫树枝,以驱赶蚊蝇。并杀鸡、鸭,备酒肉祭“牛栏神”,做黑糯米饭祭祖先。这一天要给牛吃上好饲料,做好的黑糯米饭要先请牛吃,之后人才吃。

“六月”

是仫佬人祈求保佑,免去虫害、旱灾,五谷丰收,生意兴隆的节日。1911年以前,还要供祭蝗虫神,驱蝗保苗。

祖先节

七月初七,杀鸭祭祖,接祖先回家,七月十四,再次杀鸭,祭祖送祖先。这七天里,家家户户香火台上早晚焚香、供酒肉,祭祀祖先后人才用餐。到了七月十四这天下午,备上三牲(猪肉、鸡、鸭)、酒菜,供于祖先牌位前。

老年人写好“勤俭持家”、“好善乐施”等字,贴在纸钱包上,叫青年人跑到台前读完一个烧一个。做完之后把纸灰用南瓜叶或芭蕉叶包成两包,穿系在一根小竹木片上,称为“金银担”。再用厚纸折纸船一只,或用芭蕉杆扎成小排,将“金银担”放在上边,送到河边,放入水里,让它随波漂流,称为“送祖宗下船”,祖先就这样被送往冥府了。

安龙节

农历十一月,仫佬山乡有的村寨选择吉日举行盛大的法事,过“安龙节”。请法师主持,安龙上位,请龙神保佑全村安康。“安龙”时,先在村子周围挖4个大坑,每个坑点一盏油灯,日夜点燃,给龙神引路。

法师口中念念有词,一手拿宝剑,一手拿火把,挨家逐户,从房间到猪栏,处处赶鬼驱邪。然后用茅草结成一个耳朵形的草标插在大门口的上方。

走坡节

青年人这一天祭月走坡。这天又称“走坡节”或“后生节”。节日前后的圩日,青年男女趁赶街之机,在路旁、山坡双双对对唱山歌。情人之间相互赠送月饼(称“同年饼”)、同年鞋(又称“鸳鸯鞋”)。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有的全村男女老少围成一堆堆地唱歌,同时推一个人来做“野敬”。

其做法是:一女子坐在人堆中间,双手交叉塞住耳朵闭上双眼,四周的人不出一点声息,由一人念咒语,四、五分钟后场中的女子便“晕迷不醒了”,上半身摇晃不定。这时就可通过她来请神请鬼对话和唱歌了。活动往往通宵达旦。

“依饭节”

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又名“志乐顾”。有祈神驱邪、保安集福、贺五谷丰登之意。每隔3-5年举行一次,在立冬后择日举行,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四把等地。

关于这个节日,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古代仫佬山乡群兽为害,特别是兽王──神狮,凶猛异常,伤人畜,毁庄稼。正当仫佬人陷入困境时,来了一位白马姑娘,她力大无比,射死了神狮,解救了万民,并从狮口中夺回谷种送给人们,又用芋头、红薯做成黄牛、水牛为人们犁田耕地,教仫佬后生习武灭兽。

从此,仫佬山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纪念她,人们便以“峒”(仫佬族以血缘聚居,同姓为一家族,族内分“峒”)为单位,集资轮流主持聚会,即依饭节。依饭节的活动内容,除了“峒”内族人聚会和祭祀神灵外,还请来唱师,敲锣打鼓,歌舞娱神。

节日时,选最长最饱满的糯稻谷穗,用彩带扎起,悬于墙上。堂屋中央的大桌上摆满用芋头、红薯刻成的水牛、黄牛模型,摆上五色糯米饭,其周围摆上芝麻、黄豆、八角、沙姜等12种农产品和鸡、鸭、鱼、猪心、猪肝等12种祭品,以示六畜兴旺、农渔牧副丰收,不忘神恩祖德。

歌师身穿红衣围桌边唱边舞,歌唱劝人去恶向善的“十劝歌”,教人尊父母、敬师长、睦邻里、诚实为善、信誉行商、勤俭持家、奉公爱国等等,较全面地揭示了仫佬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追求完美人生的美学理想。依饭节结束时,将谷穗和耕牛模型分送给各家各户。

分肉串节

每年举行两次。也叫社节。这一天,各家筹钱买牲口,每户派一人参加把牲口抬到社王庙去宰杀。将肉分成若干份,并用竹子把它串起来,一串串地挂在竹竿上,分放于庙的两旁,以敬祭社王。祭祀完成后,每个人拿一串肉带回家。这就叫分肉串。

春节

春节为一年诸节日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除夕是前一年的节日的终结,也是另一年节日的开端--春节的前奏。因此,就二者的关系来看,它们是同一个节日的两个部分,时间的界限把它们划为新年与旧年两半。

年节的活动有许多与汉族相似,只不过各有各的讲究,他们初一早上全家吃水圆,当天均吃素食,初二用香纸敬财神,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春节期间也是唱彩调戏的时节,正月十五之夜到别人家菜园摘几片菜叶回来,没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称为“偷青”。民间认为,会给家中带来清洁平安,正月十五闹元宵,耍龙灯,年节结束。

挑新水节

每年正月初一举行挑新水活动。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家庭主妇点上香和火把,挑着水桶到河边平时打水的地方,插上香,扔下几枚硬币,祭拜水神。之后,打水挑回家,让家人饮用一碗新水。据说,人喝了新水,可以子孙满堂。家畜喝了会体大身健。新年的第一天,如果谁挑上了第一桶新水,认为谁是最吉利的。

5、浅谈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一直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到十九世纪才慢慢的有人注意到这个民族,去了解西藏,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海北。藏族跟我们也有着不一样的民俗习惯。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浅淡藏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吧!

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

其次我们就说说西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不仅包括大小乘佛教而且还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这才形成现在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人上人,藏语译音称为喇嘛,

6、猜你喜欢:

标签: 传统节日及风俗  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风俗  传统节日的风俗  传统节日风俗  春节的风俗习惯  春节风俗习惯  藏族传统节日  藏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藏族的传统节日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zuomama.com/xingzuo/fenxi/50357.html

  • 1这名市委书记逝世后,昔日博导撰文追忆:让老师写这样的文字,非常沉重

    这名市委书记逝世后,昔日博导撰文追忆:让老师写这样的文字,非常沉重

  • 2特拉斯,又有谁记得你这位“前首相”呢?丨北京观察

    特拉斯,又有谁记得你这位“前首相”呢?丨北京观察

  • 3封面深镜|湖南多家餐馆卖“拍黄瓜”遭职业打假:“打假父子”频繁举报企业索要高额赔偿

    封面深镜|湖南多家餐馆卖“拍黄瓜”遭职业打假:“打假父子”频繁举报企业索要高额赔偿

  • 4河南7旬老汉带全村“造假”,2020年进账1.6亿,警察:不犯法

    河南7旬老汉带全村“造假”,2020年进账1.6亿,警察:不犯法

  • 5从房价大跌到GDP增速第一,鹤岗经历了什么?|新京智库

    从房价大跌到GDP增速第一,鹤岗经历了什么?|新京智库

  • 6从人均奔驰到负债400亿,华西村完了 华西村真的负债累累吗

    从人均奔驰到负债400亿,华西村完了 华西村真的负债累累吗

  • 72023南阳家电消费券发放最新消息(南阳家电批发市场在哪里)

    2023南阳家电消费券发放最新消息(南阳家电批发市场在哪里)

  • 8定州半程马拉松比赛赛前领取须知 正定半程马拉松

    定州半程马拉松比赛赛前领取须知 正定半程马拉松

  • 92023中国旅游日兰溪市免费+半价景区活动有哪些?

    2023中国旅游日兰溪市免费+半价景区活动有哪些?

  • 10519中国旅游日永康市方岩景区福利活动(附游玩指南)

    519中国旅游日永康市方岩景区福利活动(附游玩指南)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做妈妈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35435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f#zuomama.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