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民族文化揭秘:彝族向天坟是什么

来源: 最后更新:23-08-22 10:04:28

导读:

1、民族文化揭秘:彝族向天坟是什么
2、彝族民歌被称之为民族文化的载体
3、彝族传奇民族歌曲《阿诗玛》
4、彝族的

文章目录:

1、民族文化揭秘:彝族向天坟是什么

2、彝族民歌被称之为民族文化的载体

3、彝族传奇民族歌曲《阿诗玛》

4、彝族的祖先是什么民族

5、彝族民族传统文化:彝族漆器

6、猜你喜欢:

1、民族文化揭秘:彝族向天坟是什么

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很多的家,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母亲的子宫就是你的家,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这些条条框框的房屋也是你的家,当你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地底的坟墓更是你最后的一个家。

那么,本期彝族文化一起了解彝族向天坟是什么。

众所周知,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闻名世界的玛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历法。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通行农历,但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专家推测,此种历法渊源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墨西哥四个文明古国之前。

向天坟为古代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因墓顶择朝天之向,故名。在贵州威宁、赫章,云南昭通、楚雄以及四川雷波等地存在着一种坟丘形状颇具特色的彝族墓葬。

从其外形和结构来看,大致可分为圆环状、单圆台状和三圆台堆垒金字塔状三种类型。这种墓葬的最为突出之处是在每座坟丘的顶部都有一个向天的圆形凹口,死者火化后将骨灰盛于瓦罐内,再埋葬于凹口处。因此,威宁等地有人把这种坟墓叫做“向天坟”。向天坟均属火葬墓,于尸灰陶罐上覆以三圆台或单圆台型墓冠。

在子午镇以口村庙坡岭岗上,发现小型石质三圆台金字塔型向天坟19座,其墓冠大小相差不大,一般三、四人合力即可搬移,大部分无图案,少部分于底台面部中台基周边刻有线状八角图案,或底台侧面边缘围刻莲花叶图案。吕合镇太乙村东有粗石块围砌3层而成的单圆台向天坟2座,圆台高1.05米,直径1.12米,中间所填土只比围口高出3—4厘米。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等学者调查研究认为,这些火葬墓乃彝族向天坟,是兼有彝族十月太阳历观测太阳定冬夏、斗柄指向定寒暑这两种观测方法的古观象台。并认为石质墓冠上新刻的八角图案,代表了彝族十月太阳历“八方之年”周期纪年法。

也有学者根据当地俗称“白夷坟”或“摆夷坟”,以及圆台侧面周边刻有莲花叶图案系佛教文化特征,认为“摆夷坟”是古代傣族的一种墓葬遗存。这些不同见解尚待进一步研究论证,但向天坟的发现,在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天文学上均有重要意义。

这些形如金字塔的独特墓葬,建于宋、元年代或更早以前,是古乌撒部落历代国王、大臣、民众的坟墓。其规模、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坟墓,是该镇百米之外的大坟梁子顶上的“祖摩乌求”,即彝王坟。

据刘尧汉、卢央研究:向天坟是彝族实行火化,放置骨灰的一种方式,但主要功能是作为观象台或天文台用。“向天坟”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有哲学,天文学的科学意义。是研究彝族历史、历法的重要实物依据。1985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束语】在中国的不同地区都有着很多不同的丧葬仪式,无论是崖葬又或者是地藏、水葬等等,这些也都是每个地区对于死者最尊敬的一个选择。

2、彝族民歌被称之为民族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一种力量,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它代表着这民族的历史以及一些传统习俗。而在彝族文化中,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传承彝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彝族的民歌吧!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

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传承彝族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记录了彝民族的历史、科学、生产生活、传统习俗、哲理、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彝族民歌有各不相同的品种,而概括起来,则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儿歌等几大类。

叙事歌大都属于风俗性的彝族民歌,既可用以演唱有关创世造物、民族历史,又可用于祭龙、祭山等礼仪活动。总的来说,这类民歌都有较强的宣叙性,故一般结构短小,音域不宽、旋律变化也不太大。

山歌类民歌大都具有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跳荡的特点,且有的曲体结构相当复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红河江内彝族的“四大腔”(即海菜腔、莎莜腔、五山腔和四腔),属四种结构长大的套曲式山歌。这类结构复杂、篇幅长大的山歌,在我国民歌中亦为罕见。此外,彝族山歌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唱、对唱、重唱和一唱众和、或在同一首山歌中,几种演唱形式兼而有之。

在彝族民歌中,表现爱情的很多,而有的民歌则专用于男女社交这一特定场合。如红河州的彝族有一种叫做“吃火草烟”的传统习俗,就是一种专门的社交活动。在这种场合,成对的男女青年,可以尽情对答酬唱。通常以对唱为主;对唱告一段落,再接以齐唱或集体应和。用于这种场合的民歌都以小嗓轻声吟唱,旋律委婉动听。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也有成套传统唱词,并大都朴素自然,形象生动。

民间歌舞活动,是彝族人民传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通常叫做“打歌”、“跌脚”、“跳乐”,又因伴奏乐器不同而称为“跳芦笙”或“三步弦”、“杂弦”等。这些歌舞大都属于载歌载舞形式。有的彝族民间歌舞活动常按一定顺序变化各种舞蹈,天长日久,即形成按一定传统程式构成的组舞。这些舞蹈歌曲也常可离开舞蹈单独演唱。凡属舞蹈歌,大都节奏鲜明、音调明快。

在彝族民歌中,儿歌极为丰富。在过去孩子没有条件上学的年代,这些儿歌就成为孩子们传授简单的生活、生产知识的教科书。内容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语言生动风趣,曲调活泼简练。演唱时常成群结队地进行,手牵着手,左摇右晃,十分天真自得。

3、彝族传奇民族歌曲《阿诗玛》

相信人们对于《阿诗玛》并不陌生,其实这就是流传在撒尼人民口头上一直非常美丽的歌曲,是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同时,这首歌也体现了撒尼人民的生活习俗与民族风情。那么,大家对于彝族的《阿诗玛》了解有多少呢?

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阿诗玛》中的故事情节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彝族支系之一撒尼人中间的一部着名的口传叙事长诗,分《应该怎样唱呀?》、《在阿着底地方》、《天空闪出一朵花》、《成长》、《说媒》、《抢亲》等十三章,计一千六百余行。长诗以女主人公阿诗玛的名字为篇名,以阿黑、阿诗玛兄妹反抗封建贵族势力的不合理婚姻为主线,歌颂了彝族劳动人民不畏强权、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在撒尼族的传统节日里,阿黑在射箭和摔跤比赛中赢了富家子弟阿支,夺得了彩绸与阿诗玛互订终身。但阿支早就看中阿诗玛,趁阿黑不在把她抢走。可是,阿支和哥哥比武都敌不过阿黑,只好将阿诗玛放走。就在阿黑一行高兴而归时,阿支引进的汹涌洪水淹没了他们。待阿黑挣扎起来后,阿诗玛已化为一座山石。

《阿诗玛》的史学价值

长诗《阿诗玛》不仅反映了其产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而且还突出反映了它所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就是说,《阿诗玛》还具有高度的强烈的社会历史价值,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同样应该是一部研究石林彝族撒尼人社会变迁的社会发展史。从历史发展情况看,石林及其附近的彝族社会存在过较长的土司制度,时代上从元朝一直延续到明朝中期。

《阿诗玛》不仅是彝族着名的叙事长诗,同时也是明代石林地区彝族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记录。由于云南彝族社会从元灭大理后或者更早的时期开始,就一直处于停滞甚至衰落的阶段,所以,《阿诗玛》有关“阿着底”彝族社会的描述,为我们勾画出了古代石林彝族的社会经济面貌,为研究彝族的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该诗还反映了古代彝族宗教信仰。

《阿诗玛》的艺术魅力

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诗玛》被撒尼人称为“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它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间广为传唱。其艺术魅力随时间的冲刷而弥久愈新,不减光芒,成为我国百民族文学百花园中一块璀璨的瑰宝,蜚声世界文坛。

《阿诗玛》从彝家山寨走进世界文化殿堂,从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改编为电影、戏剧、文学等多种样式,成为脍炙人口的人类文化艺术精品和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品牌,更无可争议地成为民族文化世界化的典范。

4、彝族的祖先是什么民族

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经统计有900多万人左右,相传3000多年前就已有彝族的前身西南夷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这么久的一个民族的祖先是什么民族呢?本期小编就带你去彝族文化看看彝族的祖先是谁。

彝族:南诏(即蒙舍、蒙嶲、浪穹、邓赕、施浪及越析)是彝族和白族的共同祖先;最早生活在今云南大理的洱海周围及哀牢山、无量山北部地区。

8世纪30年代,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

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

5、彝族民族传统文化:彝族漆器

彝族漆器拥有者悠久的历史,是彝族古餐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工艺品,具有原始的古朴风格,花色多样、工艺精美、构图奇特、高贵典雅、色泽柔人,具有很高的审美和实用双重价值,深受人的喜爱。

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从彝族文化的角度去看看彝族漆器的特色吧!

彝族漆器的历史发展

彝族漆器,是在有数千年历史的彝族古餐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手工艺品,在保留原始古朴风格的同时,漆艺髹饰工艺上大胆借鉴和采纳了现代科技成果,使之日趋成熟。其产品包括传统的餐具、酒具及新开发的茶具、旅游纪念品、现代室内装饰器具等系列产品。“民族性、手工艺、高品位”是其主要特征。

漆器的图案纹饰与色彩

漆器的图案纹饰多以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神话传说、单独纹样见多。十分讲究装饰的对称性和变形的抽象性。点、线、面的运用简洁得体;漆器的色彩浓烈而明快,感染力极强。对色彩的运用寓意民族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常用黑、红、黄三色,黑色为天地之本色,寓意为庄重与威严;红色代表热情豪放而勇敢;黄色象征着光明与未来。

彝族漆器的主要特色

选料考究

漆器采用酸技术、樟木作坯胎、野生土漆和各种矿物颜料作髹饰,纯天然,无毒(不含铅)、无异味、耐酸碱、耐高温、不脱漆、经久耐用。根据我国医学典籍记载,酸枝木、樟木及天然土漆均有防毒祛病、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效,日本科学家早已证实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工艺复杂

漆器系手工制作,耗时费力,须经近四十道工序方能完成,加之土漆漆膜需要在特定的温度,湿度环境是才能慢慢干燥,工期长、劳动量大。在封建社会,只有皇室禁城和达官贵人方能享用,价值极高。

天然环保

彝族漆器全部采用天然原料制成,无公害、不污染环境。土漆经特殊配料晒制,干燥之后对任何人均不会产生过敏反映或其它毒副作用,符合人们讲究生活品位,追求自然、环保的现代生活理念。

6、猜你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zuomama.com/xingzuo/fenxi/75307.html

  • 1不忘歌词 陈情令不忘歌词

    不忘歌词 陈情令不忘歌词

  • 2一百块不给我终极版歌词

    一百块不给我终极版歌词

  • 3新西兰时间 新西兰时间现在几点?

    新西兰时间 新西兰时间现在几点?

  • 4楚门的世界语录(楚门的世界语录图片)

    楚门的世界语录(楚门的世界语录图片)

  • 5凝视深渊③丨深陷缅北电诈“牢笼”的未成年人

    凝视深渊③丨深陷缅北电诈“牢笼”的未成年人

  • 6大清早,巨鹿的热闹地儿你知道吗(巨鹿有啥好吃的地方吗)

    大清早,巨鹿的热闹地儿你知道吗(巨鹿有啥好吃的地方吗)

  • 7退钱了!退钱了!(退钱了!退钱了怎么说)

    退钱了!退钱了!(退钱了!退钱了怎么说)

  • 8第三十届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发布会于上海举行

    第三十届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发布会于上海举行

  • 9沙河市第一中学荣获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称号

    沙河市第一中学荣获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称号

  • 10哪些行为拟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呢?

    哪些行为拟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做妈妈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35435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f#zuomama.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