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小满的来历和气候特点(小满的气候变化)

来源: 最后更新:23-12-07 02:29:32

导读:

1、小满的来历和气候特点
2、霜降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3、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
4、谷雨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5、小满节

文章目录:

1、小满的来历和气候特点

2、霜降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3、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

4、谷雨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5、小满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6、猜你喜欢:

1、小满的来历和气候特点

和国外简单的四季分化不同,我国古代的农民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此来对应农耕的不同阶段。而小满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那么本期老黄历带大家了解一下,小满的来历和气候特点吧。

小满节气的来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

2、霜降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排行第十八的节气,此时秋季即将宣告结束。霜降节气预示着冬季的到来,而气候自然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本期老黄历带大家了解一下,霜降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吧。

霜降的气候特点

霜降节气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前后。这时节冷空气南下,天气越来越冻,我国南方地区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而北方部分地区温度已降到0摄氏度以下,如东北地区的北部、内蒙古东部和西北地区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气温渐渐转冷。而在霜降后,昼夜温差更大,早晚天气很冷,中午则比较热。秋燥明显。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霜降霜降,露结为霜”,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

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的农事歌

霜降前后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麦忙。

早播小麦快查补,保证苗全齐又壮。

糯稻此节正收割,地瓜切晒和鲜藏。

棉花摘收要仔细,棵上地下都拾光。

复收晚秋遍地搞,柴草归垛粮归仓。

大棚瓜菜看管好,追肥浇水把虫防,

大葱萝卜陆续收,白菜抓紧来拢帮。

敞棚漏圈快修补,免得牲畜体着凉,

拴牢牲畜圈好猪,麦苗被啃受影响。

捕捞成鱼上市卖,藕苇蒲芡采收忙。

城乡害鼠一起灭,既防疫病又保粮。

3、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

众所周知,古代的劳动者们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农耕,以求达到每一年的丰收,而小暑也是二十四个节气之一。那么本期老黄历带大家了解一下,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

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小暑开始,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小暑节气的相关农谚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六月年景如翻饼。

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4、谷雨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何为谷雨?幽兰空谷,和风细雨。这么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是什么呢?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是从何而来?它的气候特征又会是什么呢?是如它名字那般雨季常在吗?今天,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了解一下谷雨节气的由来和气候特征吧,快跟着小编来去看看。

探究谷雨节气的由来和气候特征

谷雨的由来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

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但是,在民间,陕西省关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员史官。一天,黄帝发现了德才出众的仓颉,任命仓颉做了史官。他以结绳记事,国家大事记得清清楚楚,很受黄帝赏识。后来结绳记事日显落后。

一次,仓颉随一个猎人外出狩猎,猎人指着地上留下的各种野兽的踪迹讲述野兽的去向。仓颉深受启发:“一个足印代表一种事物呢!”回家后,仓颉便打点行装外出考访。他爬山涉水,不耻下问,把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按其特征表示出来。依类象形,始创文字。因他制字有功,感动了天帝,当时天下正遭灾荒,便命天兵天将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天下万民得救了。

5、小满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对于我国而言,小满时节是夏熟作物结果的时节,是农业繁忙的时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满节气,是入夏后的第一个节气,气候开始变暖,温度逐步攀升。

回暖的气温是务农活动喜见乐闻的。那么,小满节气是从何而来的呢?又有怎么样的气候特点呢?下面,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小满节气的由来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这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小满”这个名字,来源于作物。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 《毛诗》曰:“谁谓荼苦?”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谓苦荬菜。

靡草死: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您可能也喜欢:

解读小雪节气的气候特征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养生之道

三大方面,教你立春时节如何养生?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24节气时间查询表

6、猜你喜欢:

标签: 小暑节气  小暑节气图片  小满节气  小满节气养生  节气小满  节气霜降  霜降气候特点  霜降的气候特点  霜降节气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zuomama.com/xingzuo/fenxi/96355.html

  • 12023内蒙古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 内蒙古2022年二建报名时间

    2023内蒙古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 内蒙古2022年二建报名时间

  • 2上海今明天高温连击 周五前后梅雨返场

    上海今明天高温连击 周五前后梅雨返场

  • 3今天青岛有强对流天气 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前半夜

    今天青岛有强对流天气 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前半夜

  • 4重庆今天白天部分地区率先迎来降雨 夜间大部地区步入强降雨时段

    重庆今天白天部分地区率先迎来降雨 夜间大部地区步入强降雨时段

  • 5天津今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中心城区将出现雷阵雨天气

    天津今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中心城区将出现雷阵雨天气

  • 6今明湖南大部晴好部分有阵雨雷雨 长沙最高气温36℃

    今明湖南大部晴好部分有阵雨雷雨 长沙最高气温36℃

  • 7今夜间到明白天沈阳迎强降水天气 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今夜间到明白天沈阳迎强降水天气 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8广州今明两天多云间晴 提防午后雷雨

    广州今明两天多云间晴 提防午后雷雨

  • 9今天郑州有阵雨雷阵雨 局部雷暴大风

    今天郑州有阵雨雷阵雨 局部雷暴大风

  • 10暑期研学游又火了人均约6000元 研学游是什么意思

    暑期研学游又火了人均约6000元 研学游是什么意思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做妈妈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35435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f#zuomama.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