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潮汕的结婚习俗:注重“明媒正聘” 潮汕结婚有什么讲究

来源: 最后更新:24-01-14 02:40:04

导读:

1、潮汕的结婚习俗:注重“明媒正聘”
2、潮汕元旦习俗有什么特色
3、潮汕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4、潮汕冬至文化习俗有哪

文章目录:

1、潮汕的结婚习俗:注重“明媒正聘”

2、潮汕元旦习俗有什么特色

3、潮汕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4、潮汕冬至文化习俗有哪些

5、重讲究礼仪的潮汕人结婚习俗有哪些

6、猜你喜欢:

1、潮汕的结婚习俗:注重“明媒正聘”

在很多地方,结婚习俗在解放后革新,旧时的结婚习俗保留一些融入到新式婚礼当中,形成了更好的婚嫁习俗。在潮汕,当地的结婚习俗是有讲究的,虽然和其它地区也有所相同,有些差异性也比较少,但也注重“明媒正聘”。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潮汕的结婚习俗吧。

提亲

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八字

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

定亲

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定”。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送聘

定亲后便行聘礼。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潮汕话槟榔是指青橄榄)、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橄榄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当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衣服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事,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送给新娘礼物,这叫“送花粉”。

择日

择日。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潮州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迎亲

迎亲,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当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亲。在迎亲前前后后整个过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举行一些习俗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洗花水

临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种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也称“上轿衫”,意取五福齐全。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后,要坐在浴盆里吃下两颗熟鸡蛋,以祈婚后产育顺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缝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运带走。

2、潮汕元旦习俗有什么特色

新历元旦节在我国虽然已经挺久了,但是比起农历元旦来,那还是短的时间了,并没有像农历元旦春节那样形成了一种民族烙印,而潮汕人是一个保存了古汉文化的一个族群,想必潮汕人的习俗能让我们看到我们曾经的农历元旦风情,本期农历元旦为你解析。

一、拜老爷习俗潮人是一个特殊的群落。这个群落的聚化生成非常复杂,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自东晋以降至南宋末年,因中原战乱频繁,很多氏族被迫南迁,相当一部分在福建一带作短暂的停留后越过汾水关,进入广袤的潮汕平原,扎根“创祖”,成为今日潮人的主体,而原来的潮汕土着则渐趋式微。中原移民带来了各地不同的行为范式和生活习俗,这些行为范式和生活习俗,在长期的创业斗争中经受了考验和扬弃,经过了融合和同化,形成今天独特的潮汕民俗。从形式到内涵,都可说是丰富多彩,蔚为大观。成为海内外二千多万潮人所共同拥有群体性文化。

正象文首所言,要考量潮俗文化,应从潮人一年中最主要、最隆重、也是最欢乐的节日——新春佳节来切入。过年节俗,就是潮俗文化中以个代表。

二、七样羹:潮汕蔬菜节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是达濠人的蔬菜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采(买)来七种不同的当令蔬菜混和在一起烹煮,达濠人给这种蔬菜煲起了一个十分雅致的名字:“七样羹”。大人、小孩,每人至少吃上一大碗。吃“七样羹”时,大人要教小孩子唱一首歌谣:“七样羹,七样羹,大人吃了变后生(年轻),奴仔吃了变红芽(面色红润),姿娘吃了如抛(朵)花。”

“七样羹”中芥菜、厚合和萝卜是必不可少的。

芥菜潮名大菜,这种蔬菜中的粗汉,是“七样羹”的首选。霜风初起,冷冷露光中,它绿中泛紫的裙叶,呈宝石般的光泽。茎叶爽脆、可口,香味纯正,是平凡的农家菜。《礼记》载:“脍,春用芥。”其食用历史悠久,可见“七样羹”体现了一种远古的情怀。

三、元宵灯节考略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有诗意的元宵节,也是达濠人比较重视的一个喜节。中国道教有“天宫当令是上元”的说法,据说天官正月十五生,故元宵节又称“上元”,“宵”即夜,元宵即“上元之夜”,由于这个上元之夜家家点灯庆贺,故元宵节又称“灯节”。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在民间有一个传说:汉武帝时,有一个宫女长年身居宫禁,苦思家人,悒悒成疾,东方朔决意要帮助她与家人团聚,遂心生一计,谎称天上的火神奉玉皇大帝的旨意要火烧京城,不利内宫,他对武帝说,火神最爱吃汤圆,正月十五日可命京城臣民家家户户做汤圆和张挂红灯,帝王后妃、文武百官都要上街杂在人群中以“消灾避祸”。武帝从其言,元宵之夜,长安满城灯火,观灯者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许多宫女借此机会得以与家人小聚。从此做汤圆和挂红灯便成了元宵的风俗。

这一传说当然不是信史,由于灯笼最早诞生于南北朝,不可能在西汉出现,但从灯节的实质考察,元宵节俗背后隐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际上,灯节的出现,应是先人对火的崇拜有关。

您也许还喜欢:

法国圣诞节吃什么:鹅肝少不了

日本圣诞节吃什么呢?

中国圣诞节吃什么食物

俄罗斯圣诞节吃什么过节

3、潮汕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是个既庄重又热闹的节日,关于端午的习俗也是各种各样、各有特色。潮汕的端午节习俗不少,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还有祭拜祖先、吃栀粿、悬插“五瑞”等,那么就让老黄历带大家了解,潮汕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吃栀粿

在潮汕地区,栀粿一年里仅有在端午节时才有销售。潮汕人家端午食栀粿,希望清热祛疫助消化。

制作栀粿需将采摘下的栀子洗净捣碎,浸泡滤渣成为黄色汁液,后与糯米浆搓匀,放入专用粿帕,装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栀粿呈棕黄色。放凉后食用,食用时不用刀切,而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吃“麦熟”

据《潮州府志》载:“大城所设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百户十员,镇抚一百,旗军一千二百二十三员。”这些人来自大江南北,也带来了包括饮食习俗在内的各种风俗。像每年清明节过后,当地便盛行吃一种叫“麦熟”的食物。饼是从清明节开始,做到端午节过。

“麦熟”的出现跟古时所城大量来自北方的驻兵有关。明朝的时候,当时就有部队驻扎在所城。麦熟的时候,大丰收,(当时军兵将)收成的麦碾成粉(制作面皮),就叫做“麦熟”。

悬插“五瑞”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

澄海旧县志就载有:“端午门上插艾,用艾叶和榴花(页)簪在头发上,可辟邪。”

吃食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时将端午节称为“漏屎(拉稀)节”。在这时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朴籽粿,还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黄栀和蒲姜石灰制成的“栀粿”,或者用凉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潮汕人叫“叶下红”,每年只有这端午节才最稚嫩,长辈说此菜有清肠胃热的功效。

4、潮汕冬至文化习俗有哪些

潮汕文化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属于广东文化的一个分支。不过是最能体现出广东文化的区域文化。今天就是要带大家来看看潮汕文化中的地方习俗。大家都知道在冬至这一天全国都要举行不同的活动来庆祝节日,那潮汕冬至这一天有哪一些习俗呢?

一、祭拜祖先

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

5、重讲究礼仪的潮汕人结婚习俗有哪些

在很多地方的结婚习俗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讲究,这是当地人在历史中不断凝聚出的精华,后代应该遵循。对于潮汕人来说,他们的结婚习俗有什么样的讲究和礼仪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提亲:

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八字:

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

6、猜你喜欢:

标签: 潮汕人冬至吃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zuomama.com/xingzuo/fenxi/97389.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做妈妈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35435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f#zuomama.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