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如何预防水稻生理性青枯死杆,秋季低温好养吗,怎么养殖水稻

来源: 最后更新:22-08-16 04:49:55

导读:农业知识:九月是秋天的凉爽季节。虽然秋高气爽,但低温、降雨、大风等天气常使水稻倒伏,严重的稻田都贴地倒伏。强降温和持续低温天气对水稻生长和灌浆不利。因此,应加强对水稻的呵护,注重灌溉和保温,减少低温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灌溉保温 强冷空气

九月是秋天的凉爽季节。虽然秋高气爽,但低温、降雨、大风等天气常使水稻倒伏,严重的稻田都贴地倒伏。强降温和持续低温天气对水稻生长和灌浆不利。因此,应加强对水稻的呵护,注重灌溉和保温,减少低温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灌溉保温

强冷空气过后,虽然气温明显下降,但江河湖泊水温仍然偏高。夜间气温较低的地区,尤其是最低气温低于15℃的地区℃, 气温较高的河流最好在晚上灌入稻田保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采用夜灌昼排的方式,晚上灌水保温,次日早晨气温升高后再排水,以保持田间较高的温度,尽可能满足水稻灌浆条件,降低低温的危害。

连续低温后生理性青枯病的防治

当温度低于17℃时,水稻根系活力显著下降,当温度低于15℃时,根系活力下降℃, 水稻根系吸水能力基本丧失。灌浆中期,即抽穗后20d左右,水稻根系逐渐衰老,活力下降。尤其是长期深水灌溉、烘烤差、密度大的农田,根系衰老早,根系活力下降快。

在低温期,这些水稻根系的吸水能力很差。如果低温雨后天气突然转晴,在高温环境下,水稻叶片(通常很绿)的蒸腾作用很强,叶片损失了水稻植株中的大量水分,但根系活动一时无法恢复,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因此会出现水稻生理失水的现象,严重时会使水稻的叶、茎迅速脱水、干瘪(如水稻割后干燥半天至一天),往往会在1-2天内造成大面积的水稻迅速坍塌,水稻生理上枯萎倒伏。一般每亩只能收获100-200公斤,而且大多是半干瘪的粮食。

保持根系活力是防治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的根本措施。在低温期,尤其是黄根多、黑根多、白根少的水稻,应采用深水灌溉和保温的方法来保持根系活力。连续低温雨天过后,天气晴朗炎热,不要急于在田间排水。水稻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生理性青枯病倒伏(诊断的关键是水稻茎干缩),宜尽快收割,以免造成较大损失。

水稻生理性青枯倒伏不适宜捆扎的护理

水稻生理性绿枯倒伏主要发生在连续低温后天气晴好时,出现大面积倒伏。如果对这些倒伏的稻谷采取绑柄等护理措施,会进一步造成机械损伤,造成茎秆中上部断裂,最终造成大量穗死亡。

开花后不久,穗下节间基部不成形,可弯曲生长,使旗叶和穗头稍向上,可较好地恢复,适当管理仍能达到一定产量。灌浆期较长的水稻,虽然不能倾斜穗部,但可以展开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更多的灌浆物质。

这类田应尽快排水,以免水稻叶、茎、穗在水中腐烂。温度升高,纹枯病和稻飞虱病加重。除排干田间水分、降低湿度外,还用于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喷洒时,适当增加水量,喷洒湿润彻底。

增施化肥保根促灌浆

对倒伏水稻、根系早衰水稻和抽穗期晚的水稻,可喷施复方硝基酚钠(艾多寿等)和磷酸二氢钾,提高根系活力,促进籽粒灌浆。

标签: 如何  预防  水稻  生理性  枯死  秋季  低温  好养  怎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zuomama.com/baike/zonghe/857658.html

  • 1月经过后几天能怀孕?用体温如何预测排卵期?

    月经过后几天能怀孕?用体温如何预测排卵期?

  • 2女性的子宫小可不可以怀孕?如何预防子宫小的问题?

    女性的子宫小可不可以怀孕?如何预防子宫小的问题?

  • 3男性有前列腺炎会影响到怀孕吗?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男性有前列腺炎会影响到怀孕吗?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 4春天怀孕容易生男孩吗,孕期征兆暗示你生男孩!

    春天怀孕容易生男孩吗,孕期征兆暗示你生男孩!

  • 5怀孕吃甜食是生男孩子吗,孕妇爱吃甜食是生女孩?

    怀孕吃甜食是生男孩子吗,孕妇爱吃甜食是生女孩?

  • 6汪百成是什么电视(汪百成扮演者)

    汪百成是什么电视(汪百成扮演者)

  • 7德勤怎么样 重庆有德勤吗

    德勤怎么样 重庆有德勤吗

  • 8嗨学怎么样(嗨学网是正规的机构吗)

    嗨学怎么样(嗨学网是正规的机构吗)

  • 9小米电池怎么样(品胜小米电池怎么样)

    小米电池怎么样(品胜小米电池怎么样)

  • 10重庆市怎么样(重庆的人怎么样?)

    重庆市怎么样(重庆的人怎么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做妈妈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35435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f#zuomama.com (请把#替换成@)